北大弑母案吴谢宇被判死刑?济南神康提醒;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
文章来源:济南神康医院 咨询热线:0531-88190909
8月26日,轰动一时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,终于迎来结局:吴谢宇被判死刑。
吴谢宇是谁?
●在众人眼中他是超级学霸!提起他,似乎永远离不开荣誉和表彰!
中考全校第一。
高中以高分通过北大的自主招生。
大一大二获得北大奖学金。
GRE分数极高,还计划出国留学。
●在亲戚家人的眼中,他更是懂事,上进。
知道念书可以让母亲感到骄傲,有面子,
他就努力念书。
知道母亲心情不佳,
他平时就收集有意思的段子,
铭记生活细节,
打电话分享给母亲。
●而且,他和同学相处也很融洽。
同学生日,各种节日,他都会送上祝福!
在所有人眼中,吴谢宇都是一个完美的学霸。他不仅成绩优异,还能和身边同学打成一片。以至于案件曝光后,他身边的人都难以相信。
事件回顾
2015年7月10日下午五点多,一起恶性的弑母悲剧上演。吴谢宇因为个人心理问题,趁着母亲换鞋时候,用杠铃重击其母亲谢天琴的头部,多次重击后致使谢天琴死亡。而后,吴谢宇利用所学知识,对于其母亲的尸体进行处理,在尸体上放置75层的覆盖膜和活性炭等,
从犯下弑母罪行,到最后落网,他逃亡了三年多。在逃跑期间,凭借其北大学生的身份,利用其母亲带他出国留学的理由,前后骗取了其亲戚共计144万用于挥霍。为了躲避侦察,吴谢宇购买了十几张假身份证来隐匿行踪。逃亡之路,他并没有东躲西藏,而是放浪形骸,混迹酒吧,夜总会,与多名女性关系混乱!买彩票、嫖娼、恋爱、甚至计划结婚!他冷静从容的安排着一切,一逃就是三年多……最终其亲友发现异常,进行报警处理,然后才发现了这起惨绝人寰的师母凶杀案!
01
母子一场,何以道德沦丧至此?
随着案件的尘埃落定,很多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,想不通,一个高智商、高情商的孩子,何以成为残害亲生母亲的魔鬼?
据了解,吴谢宇的妈妈,性格严谨、严肃,对自己、对儿子的要求很高,她希望儿子是完美无瑕的,除了要做学霸,还要做一个听话的乖乖仔。无论在生活、学习上,她经常严厉批评,甚至贬低吴谢宇,对他造成了大量叠加性的心理创伤,导致吴谢宇对妈妈一直有压抑和抱怨等负性情绪,也有扭曲错误的认知。但因为学业上的优秀和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他一直享受着光环效应,甚至形成了自负、自以为是的性格。
另外,父亲的突然病世,给他带来重大打击,他的一个精神支柱开始崩塌了。从此,他内心越来越压抑,性格愈加敏感多疑。
父亲的离世和母亲的高压,还有亲友的期望让吴谢宇每天都如履薄冰,长期处于这种极端环境下,吴谢宇的心理终于发生了变化。但他仍然按照母亲规定的线路前行,仍然是旁人眼中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父亲的去世,他是悲伤的,
母亲的严厉,他是抗拒的,
长期的伪装,他是压抑的。
而压抑到极致的爆发就是他选择最令人费解也是最冷血的方式,以异常缜密的犯罪手段杀死了自己的母亲。
02
悲剧落幕,带来的不止是社会悲痛,也有无限的反思
我们常常以是否乖巧、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孩子,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。
从精神心理学角度分析,吴谢宇就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高才生,然而,心理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父母对他的态度。
此案件不禁让我们反思,学历再高的人也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,所以,在关注孩子的成绩的同时,也要多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,增强其自我情感调适能力,很多时候,人格健全度比成绩更重要,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。
何为人格?每个人的行为、心理都有一些特征,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。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,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。
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、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孩子,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呢?
1.守护孩子的自尊心,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
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方面,很多父母都做的非常不足,不懂得尊重,认为“棒子底下出孝子”,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权威。
一个没有被尊重的人,很难有自尊,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自我尊重的黄金阶段,而父母的尊重是孩子自尊心的重要保证。
2.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最好的办法就是肯定他们
人类心理学告诉我们:每一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,被肯定的人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比一般人都高,这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自信。
有心理学研究表明,当孩子被父母质疑的时候,他们是最孤独,最不自信的。这种孤单和不自信轻则导致沟通障碍,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偏激的行为,所以,给孩子自信才是明智之举。
3.给孩子足够的关注,安全感能为人生“保驾护航”
心理学研究显示: 安全感会影响个人的满足感;满足感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状态存在的满足程度,长期缺乏满足感会导致一个人缺少安全感。缺少安全感的人容易有抑郁情绪,严重者还会有抑郁症。
安全感不完全取决于物质,更多的是考验了个人对外在的把控能力,因为安全感源于内心的满足和安宁。
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,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。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格,人格决定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,健全的人格可以让人不断认识自我、提升自我,大大地提高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。
希望每一个负责的父母,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,以更有智慧的、更有觉悟的爱,去培养孩子,让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长。
无论你的孩子在上幼儿园、小学,初中、高中、大学
都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
吴谢宇是谁?
●在众人眼中他是超级学霸!提起他,似乎永远离不开荣誉和表彰!
中考全校第一。
高中以高分通过北大的自主招生。
大一大二获得北大奖学金。
GRE分数极高,还计划出国留学。
●在亲戚家人的眼中,他更是懂事,上进。
知道念书可以让母亲感到骄傲,有面子,
他就努力念书。
知道母亲心情不佳,
他平时就收集有意思的段子,
铭记生活细节,
打电话分享给母亲。
●而且,他和同学相处也很融洽。
同学生日,各种节日,他都会送上祝福!
在所有人眼中,吴谢宇都是一个完美的学霸。他不仅成绩优异,还能和身边同学打成一片。以至于案件曝光后,他身边的人都难以相信。
事件回顾
2015年7月10日下午五点多,一起恶性的弑母悲剧上演。吴谢宇因为个人心理问题,趁着母亲换鞋时候,用杠铃重击其母亲谢天琴的头部,多次重击后致使谢天琴死亡。而后,吴谢宇利用所学知识,对于其母亲的尸体进行处理,在尸体上放置75层的覆盖膜和活性炭等,
从犯下弑母罪行,到最后落网,他逃亡了三年多。在逃跑期间,凭借其北大学生的身份,利用其母亲带他出国留学的理由,前后骗取了其亲戚共计144万用于挥霍。为了躲避侦察,吴谢宇购买了十几张假身份证来隐匿行踪。逃亡之路,他并没有东躲西藏,而是放浪形骸,混迹酒吧,夜总会,与多名女性关系混乱!买彩票、嫖娼、恋爱、甚至计划结婚!他冷静从容的安排着一切,一逃就是三年多……最终其亲友发现异常,进行报警处理,然后才发现了这起惨绝人寰的师母凶杀案!
01
母子一场,何以道德沦丧至此?
随着案件的尘埃落定,很多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,想不通,一个高智商、高情商的孩子,何以成为残害亲生母亲的魔鬼?
据了解,吴谢宇的妈妈,性格严谨、严肃,对自己、对儿子的要求很高,她希望儿子是完美无瑕的,除了要做学霸,还要做一个听话的乖乖仔。无论在生活、学习上,她经常严厉批评,甚至贬低吴谢宇,对他造成了大量叠加性的心理创伤,导致吴谢宇对妈妈一直有压抑和抱怨等负性情绪,也有扭曲错误的认知。但因为学业上的优秀和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他一直享受着光环效应,甚至形成了自负、自以为是的性格。
另外,父亲的突然病世,给他带来重大打击,他的一个精神支柱开始崩塌了。从此,他内心越来越压抑,性格愈加敏感多疑。
父亲的离世和母亲的高压,还有亲友的期望让吴谢宇每天都如履薄冰,长期处于这种极端环境下,吴谢宇的心理终于发生了变化。但他仍然按照母亲规定的线路前行,仍然是旁人眼中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父亲的去世,他是悲伤的,
母亲的严厉,他是抗拒的,
长期的伪装,他是压抑的。
而压抑到极致的爆发就是他选择最令人费解也是最冷血的方式,以异常缜密的犯罪手段杀死了自己的母亲。
02
悲剧落幕,带来的不止是社会悲痛,也有无限的反思
我们常常以是否乖巧、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孩子,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。
从精神心理学角度分析,吴谢宇就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高才生,然而,心理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父母对他的态度。
此案件不禁让我们反思,学历再高的人也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,所以,在关注孩子的成绩的同时,也要多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,增强其自我情感调适能力,很多时候,人格健全度比成绩更重要,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。
何为人格?每个人的行为、心理都有一些特征,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。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,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。

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| |
父母的态度 | 孩子的人格 |
支配的 | 消极的、缺乏自主性、依赖的、顺从的 |
干涉的 | 臆病、神经质、被动的、幼稚的 |
娇宠的 | 任性、放肆、幼稚、神经质、温和 |
拒绝的 | 自我显示、冷淡、乱暴的 |
不关心的 | 攻击的、情绪不安定的、冷酷的、自立的 |
专横的 | 反抗的、情绪不安定的、依赖的、服从的 |
民主的 | 合作的、独立的、坦率的、社交的等 |
1.守护孩子的自尊心,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
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方面,很多父母都做的非常不足,不懂得尊重,认为“棒子底下出孝子”,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权威。
一个没有被尊重的人,很难有自尊,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自我尊重的黄金阶段,而父母的尊重是孩子自尊心的重要保证。
2.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最好的办法就是肯定他们
人类心理学告诉我们:每一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,被肯定的人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比一般人都高,这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自信。
有心理学研究表明,当孩子被父母质疑的时候,他们是最孤独,最不自信的。这种孤单和不自信轻则导致沟通障碍,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偏激的行为,所以,给孩子自信才是明智之举。
3.给孩子足够的关注,安全感能为人生“保驾护航”
心理学研究显示: 安全感会影响个人的满足感;满足感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状态存在的满足程度,长期缺乏满足感会导致一个人缺少安全感。缺少安全感的人容易有抑郁情绪,严重者还会有抑郁症。
安全感不完全取决于物质,更多的是考验了个人对外在的把控能力,因为安全感源于内心的满足和安宁。
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,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。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格,人格决定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,健全的人格可以让人不断认识自我、提升自我,大大地提高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。
希望每一个负责的父母,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,以更有智慧的、更有觉悟的爱,去培养孩子,让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长。
无论你的孩子在上幼儿园、小学,初中、高中、大学
都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